徽茶文化

3075

2015-04-17
徽州茶人小传:释真清

释真清(生卒年不详),明嘉靖年间湖北天门龙盖寺主持;徽州歙县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真清跋山涉水、徒步至千里之外的湖北天门龙盖寺;这里是陆羽被智积和尚收养后生活的寺院,任茶童之职的陆羽汲水煮茗,品茶鉴水并“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后来,陆羽游历大江南北考察茶事,以一部《茶经》流芳千古并被誉为“茶圣”。

 

嗜茶爱茶、尊崇陆羽的真清抵达龙盖寺时,正值古刹“重兴”之时并由“广教院”复名为“龙盖寺”;所以真清大兴土木,重修并重兴西塔寺;“尝新其寺,以嗜茶”。真清在诗中说:“十载传衣钵,沙门寄此身,种莲开白牡,屏迹谢红尘,定起云生衲,经残月满津,却怜桑苎老,千古揖风神。”因陆羽晚年隐居时自称桑苎翁,所以,真清还在陆羽曾住过的地方修了一间草庐,名字叫桑苎庐;以接待嗜茶者……。这使得当地名士是又惊又喜。举人张本洁听说寺庙重兴,便去游览并留下了《闻清公从新安来大新龙盖寺春日同梦野过访》诗:“古刹西湖上,经年到未能。一尊携偶过,千载喜重兴。茶井频添碗,松坛续见灯。徘徊飞锡处,因讶远来僧。”此后,他们去寺中与真清品茶礼佛:“茶共西偏路,提壶忆老僧”;他们感叹“井泉仍旧迹,桑苎忽新亭”;“烹茶同老衲,得句慰山灵。”他们说,翻新寺庙并修建了“桑苎庐”,大家一起品茶且谈论《陆子茶经》辑录校注的心得,很开心也很欣慰。而从这些诗文中还可以知道:真清到龙盖寺后,寺庙的人气、香火都复旺了,以致是“茶井频添碗”;而“十载传衣钵”的真清,不仅有“资深”的经历,对《茶经》也是颇有研究。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监察御史柯双华来竟陵巡察,当他寻问陆羽的《茶经》时;真清就将自己辑录的校本给他看,柯双华叹道:“《茶经》不能不刻呵!”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茶经》刻板者鲁彭在《序》中曰:“公再往。索羽所著《茶经》三篇。僧真清者业录而谋梓也,献焉。”他披露了真清献出了自己编辑《茶经》手稿的史实。他说真清是新安府歙县人,新茸龙盖寺就是为了以茶修身并从事《茶经》的学习和传播。

 

鲁彭在《序》文中还说“兹乃复刻者,便览尔”;简要的说明了刊刻《茶经》的目的。因为在此以前,只能是在丛刊《百海学川》中见到《茶经》,然其批注却并不祥实。所以,在时任荆西道守柯双华的支持下,由真清辑校刊刻的“真清稿本”《茶经》单行本问世。而这个独立的《茶经》刻本,对《百川学海》)中所录《茶经》进行了仔细的勘校、注释;从而使之具有了三大特点。一是凡《百川学海》有错误的地方,都经过校勘改正了错漏;二是在重要篇目中增加了注释;三是在《茶经》文后增加了《茶经外集》并附刻了传记和水辨等文献资料。它是明万历年间陆续刊行《茶经》的祖本,也被茶学界简称为“竟陵本”《茶经》。

 

 陆羽与西塔寺是茶与禅,而真清与龙盖寺及《茶经》是禅与茶;所以,作为陆羽的追随者、真清传播《茶经》的这段佳话,无疑是禅茶一味的最好注释;更是真清对中国茶文化的一次虔诚奉献……。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