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

2706

2022-11-30
茶和世界·共享非遗|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入选“人类非遗”

2022年11月29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会议宣布,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由谢裕大创始人谢正安所创制的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作为代表作之一,共同荣升人类非遗。





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提有“歙州茶”,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开始引领全国茶叶市场。《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1875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注:原称漕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黄山毛峰历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地名代表了地域专属,是百余年来的审美,工艺代表了其在茶类中的独特性。从祖辈谢正安开始,百余年间,谢裕大始终遵循采摘、杀青、轻揉、烘焙等古法工序,将黄山毛峰这份独特的绿茶制作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


绿茶制茶技艺(黄山毛峰)之揉捻


制成的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色如象牙,峰显毫露。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被誉为茶中珍品。


2008年,黄山毛峰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谢正安第五代传人、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于2018年荣获首批“中国制茶大师”认证。


绿茶制茶技艺(黄山毛峰)入选国家非遗

谢一平获中国制茶大师认证


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为了有效保护这份古老技艺,谢裕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使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合理开发。

在非遗保护上,谢裕大不断收集古茶树、特异性状茶树,并在谢裕大茶博园内建设了占地50亩的古茶树保护区,将其进行集中保护。此外,创建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通过徽茶相关的历史文物、泥塑工艺展示等,以生动的沉浸式体验,再现黄山毛峰创制与诞生的历史。

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


在非遗传承上,建成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手工制茶坊,组织非遗传承人开展手把手传习活动;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魅力,提高青少年的保护传承意识;通过茶旅融合新发展模式,免费开放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谢裕大茶博园,让游客了解黄山毛峰茶的原产地域、正宗生产工艺及该项非遗制作技艺发展现状。

谢裕大第五代传人谢一平(右)手把手教导第六代传人谢明之(左)


非遗传承人谢一平(中)绿茶制作技艺培训


非遗传承人谢一平(左)手把手传习制茶技艺


在非遗创新上,一方面在古法制茶技艺的基础上精选明前鲜叶,引入轻揉捻工艺创制“揉道·黄山毛峰”,一经推出即揽获各类金奖。另一方面,致力于用科技赋能非遗技艺创新,参与的“茶叶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谢裕大黄山毛峰生产线之一

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一代又一代走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

谢裕大作为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传承者,仍将不断挖掘和提高黄山毛峰的文化附加值,深化非遗技艺体验感,抓住机遇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的相互融合,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色彩”。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