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祁门有一种茶叫“软枝茶”……。查阅资料得知:明永乐年间编撰的《祁阊志》中,有“软枝茶”的记载;其卷第十《物产、木果》中云:“茶则有软枝,有芽茶,人亦颇资其利。”然而这“软枝茶”和近年来开始沸腾的“安茶”有什么关联呢?
据古籍记载:“……软枝茶徽属各县均有生产,但衍化成安茶后,却只有祁门一县生产。”这里的意思很清楚,说“软枝茶”徽属各县均有生产,但是,衍化成“安茶”后,就只有祁门一县生产了。明弘治十五年《徽州府志》的文字记载,证明了这个说法。“近岁茶名细者有雀舌、莲心、金芽……,又其次者为开园、为软枝、为大号,名号殊而一。”在民国《中国茶业之经济调查》中:“祁门除以红茶为主要产品外,亦产绿茶,可分为三种:(甲)安茶,系仿制六安之茶,行销广东。从前产额约三千担左右,惟近来鲜有制之者。”如此说来,“安茶”是属于祁门的一种历史名茶。
那么,“安茶”又属于什么茶类呢?由于“安茶”的制作工艺特别,品质独特,对其属于哪一茶类?不仅没有明确且一直是有多种观点:有说是绿茶,有说是青茶,还有说是黑茶……。然见诸文字最多最含糊的是:“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它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然在上世纪80年代,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安茶参加“安徽省名优茶评比会”时,就荣获了“特种名茶”的称号。所以就模糊一下茶类的概念,暂且称其为“特种茶”吧……。
“安茶”问世后一直是内销两广、外销东南亚诸国;因为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杀菌消瘴之功效,不仅是下南洋的水手船工要随身必备,他们的家人也以之供奉神灵,祈佑亲人平安回来。所以,它被誉为“安茶”或“圣茶”。
“安茶”的制作与一般茶叶不同,同样是经过杀青、揉捻、焙火等程序;独有“安茶”还要经历一次“日晒”以及一次“夜露”的工序;也正因为经历过这“日晒”、“夜露”的缘故,“安茶”才得以受“日精”、“月华”之滋润,所以才有治病健身之功效……。故有诗赞曰:“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安茶”的饮用也与一般茶叶不同;首先是“安茶”制成以后需要陈化、储存一段时间。因为“安茶”是以“陈”为贵,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茶味越醇;可谓是含蕴悠长,滋味无尽……这也应该是“安茶”最有价值的一个特征。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这就是销售的“卖点”。
非红非绿的“安茶”从“软枝茶”衍化而来,又在市场上获得了“圣茶”的美名;应该说,它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且有历史印记和文化内涵的历史名茶……。然“安茶”的故事、传说,尤其是特殊的制作工艺以及功效等;时今还有多少人知道?而“安茶”的“圣”名也似古纸堆里的昔日黄花,是徽州人的自我安慰……。
要让“安茶”重振雄风且与中国名茶争辉,必须要树立大市场意识;尤其是要有大气魄谋划、大手笔创新……方可使“安茶”“圣”名远扬!惟有大品牌,方有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