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文化

2531

2016-05-02
徽州茶人小传:闵 龄

    闵龄(15451608),又名伯龄,字寿卿,徽州歙县岩寺人。闵龄是万历间的诗人,有《闵寿卿诗集》传世;后代有评论曰:“集中五言律诗最工,精实雅正,一洗虚娇纤佻之病,在同时可称杰出”。尤其是《华阳集》,可谓是世所罕见。然《华阳编》却是湮没了三百余年,直到近代才被藏书家王立中从贾贩之手购得,并将此书转归志在乡邦文献收集和整理的许承尧;这才开始对其人、其诗进行研究。许承尧在得到《华阳编》后题记称:“此不传孤本,叔平得以归予钩沈网佚,有功于吾邑文献极大”。

    闵龄年轻时业茶,他和许多徽州茶商一样,经商伊始,不过是将茶和其它特产运往外地,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后来,从追求经济效益出发,便逐渐跳出徽州本地的范围,走南闯北,以谋取高利。作为“歙之右族”,闵龄也曾“挟万金之重”;然闵龄只顾“为诗若文”、“不问家人生产”,所分家业由兄闵唐经管,渐被侵吞。家人生活费用取之于兄,其兄“所给龄用皆算子缗”,要算利息;闵龄难以适应这无情的商业法则,最后是离家出走。他结庐金山(镇江),终于武夷;游踪所至,尝与名士递相唱和。”乡党称闵龄是“……殆长,卓荦不群。业儒,鄙于占毕章句;习韬钤骑射,又谓非太平美事。乃挟重资,侠游江淮间,喜狭斜行……弃而工诗,垂数载,诗名籍甚。所交皆荐绅贤豪,递相倡和,排肝刻肾以致呕血。遂从方士游,授补道术”。

    闵龄至茅山后便栖息隐居、修炼养生,研读《庄子》、《道藏》,成为“道侣”,道名合微;意为契合玄微,表明了其宅心山林之志,一心向道的决心。他研读道家经典,研习斋醮法事经韵并参加道教仪式:他还筑华阳馆以居,享受着谈玄论道、诵诗作对、煮酒饮茶的休闲生活。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而闵龄又有着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渴望,所以闵龄能够领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而曾是茶商且又爱茶的闵龄,自然是在茗饮中发现了适合自己的修生养性之道——“清净无为”。所以,闵龄在品饮武夷茶后,留下了启人心性的诗篇;“啜罢灵芽第一春,伐毛洗髓见元神。从今浇破人问梦,名列丹台侍玉晨。”而在欣赏九曲溪胜景风光时,闵龄品味了泉水烹茶、鱼笋之鲜美,还不时听见“猿啼、犬吠”之声……;使人感受到诗中的物象丰富。正因为闵龄具有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调,以致与宁静致远的自然山水对话,在茶中体验淡泊明志的韵味;他在《登丹青阁绝顶品陆羽泉》诗中说:“雁归云际塔,僧转佛前经。试罢灵泉味,蘧然醉梦醒”。他还在《咏新茗》茶诗中曰:“聚芳散平绿,陇霁茗烟生。石乳和香摘,春旗带雪烹。通灵醒大梦,破滞解余酲。味胜金鹅叶,无烦陆羽评。”

    闵龄终完夙愿,皈依道教,不仅对他的一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为他的文学创作增添了几分仙风道韵。闵龄诗歌植根于徽州,中年出游茅山,以至名不见载于徽州史志;然作为文化旅者,闵龄的诗作可称是旅游文化苑中的一朵奇葩。而作为道家茶人,他使人感受到了“道、茶也一味。”
Copyright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7936号-1   技术支持:黄山智慧城市科技